一、流感的分型
1.甲型流感:人感染后症状明显,高峰通常出现在冬春季,可能会不定期造成全球大流行。
2.乙型流感:主要有BV和BY两种型别,通常会隔几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,呈现周期性季节流行。
3.丙型流感:少见。可感染人,但症状较轻,对人类威胁较小。
4.丁型流感:少见,可感染少数动物,未见人感染病例,对人类威胁最小。
二、患了流感怎么办?
1. 流感患者应居家隔离:
①保持房间通风。
②密切观察病情,如加重及时就医。
③流感患者尽量避免与同住人员密切接触,可佩戴口罩或分房间隔离,对污染物进行消毒处理。
2.保证良好营养和充分休息。
3. 流感患者出门请佩戴口罩,注意咳嗽礼仪,做好手卫生。流感患者在发病1-3天内传染性最强。
三、如何预防流感?
1. 良好卫生习惯:勤洗手,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,避免接触过公共物品的手直接接触手、鼻、眼等部位。
2. 通风换气:做好室内通风换气,减少进入人群密集的密闭场所。
3. 佩戴口罩:外出时佩戴口罩,特别是去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减少接触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。
4. 提高免疫力:通过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睡眠等方式,增强体质,提高抗病能力。
5. 接种流感疫苗:于流感流行季前及流行期接种,2-4周后产生抗体。建议6月龄及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。抗体保护水平6-8月,且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有所差异,因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。
四、如何日常清洁?
通风不足、对高频接触物品清洁不彻底、未及时清洗清洁工具以及缺乏个人防护,都是常见的疏漏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环节,实际上是阻断病毒传播、维护家庭健康的重要保障。
1.开窗通风
每日开窗通风2~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。单纯依靠清洁和消毒,不通风可能导致空气中病毒残留。
2.高频接触物品及时清洁
可以使用75%浓度医用酒精擦拭手机、钥匙等高频接触物品,避免导致病毒传播。地面可使用500mg/L含氯消毒剂拖洗,30分钟后使用清水清洗,如果家庭内多人出现感染,浓度需提高至1000mg/L。
500mg/L含氯消毒剂的正确配制方法:500ml水+泡腾片1片(250mg/片)或990ml水+有效氯含量为5%的84消毒液10ml。
需要注意的是,含氯消毒剂要求现用现配,密闭容器中有效期为24小时。泡腾片和84消毒液有不同规格,使用前请务必按照说明书配比,以保证消毒效果。
3.及时清洗清洁工具
清洁后,应及时清洗和消毒抹布、拖把等清洁工具,避免成为新的污染源。
4.个人防护不可少
清洁时,佩戴手套和口罩,避免化学物质或病原体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,增加感染或刺激的风险,做好防护措施,以确保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