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健康教育 > 健康知识

疾控专家为市民答疑(二)

发布时间:2020-02-17 00:00:00来源: 浏览次数:
    

 

市民李女士问
      我是一名退休职工,也是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普通市民,十分关心新冠肺炎疫情,要是在平时,我每天早晚健身就在广场跳广场舞,周末还参加社区活动,和大伙们聊聊家事和时政。现在响应号召,宅住在家,又不能出去,看到现实的情况,真恨不得自己能上前线参加防疫控制工作。最近,我不停在手机上搜索最新疫情信息,不断发给同事、好友和亲人,提醒身边的人该如何做,如何预防,还不忘了对好的微信点赞,但在做这些事的时候,我逐渐感到精神很紧张,焦虑,现在又有点倦怠感和麻木感,特别是近段时间吃饭也不香,晚上也睡不好觉,不知道该怎么办?
疾控专家答疑
从您提的问题看,您是一位热爱生活、关心时政和乐善好施的老同志,时刻关注疫情,关注社会,这样下去您的情绪不自觉地卷入,感觉到高压,这是身体为压力做准备,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应对压力的应激反应。
现在,您每天看手机时间比平时会长,睡觉前也会看很长时间手机,在忍不住看信息、刷消息、忙点赞的同时,长久可能会开始莫名感到厌烦、麻木,感觉不到刷消息的意义。尤其在短时间内,高强度地接触大量与疫情相关的负面信息,会使您长期处于压力中,在自己的行为和想象也无法很快缓解疫区的困难时,心理资源会被很快耗光,会使您缺乏继续应对的能力,继而对压力感到麻木,产生共情疲劳。共情疲劳就会使您的身体会感觉点倦怠感和麻木感,接着直接会影响休息和睡眠,休息和睡眠不好就会导致精神很紧张、焦虑,食而无味,吃饭也就不香了。
李女士,您需要确认的是,传染病暴发的确会打乱我们的生活,尤其是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,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,甚至是造成心灵的创伤,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是十分正常的。即使发现自己出现了一些平时不常出现的心情,也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,不必对此事有过多的心理负担。
疾控专家建议
(一)
     您要将自己的状况和最有利于抗击疫情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,抛弃消极情绪,纠正自己对于疫情的不合理看法所导致的自己生活习惯、行为轨迹出现过大的波动,及时进行调整。
 (二)
     您要做到对疫情“心中有数”,不轻信传言,要相信政府公开的信息。上网看手机时间要适度,可以通过电话、互联网多与家人、朋友交流,沟通感情,相互鼓励。
(三)
     您宅住在家,活动受限,更要积极地对待生活,尽可能维持原有的规律作息,按照原先的节奏生活,按时起床、按时吃饭,按时睡觉,让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,在家多做点可口的饭菜,适当做一些有益身体健康的活动。
(四)
您可以转移爱好,学会宣泄,适当减少看电视时间,可以试着总结一下生活中那些情况可以让您更容易入睡,如看书、听音乐、绘画、写字等。
放松训练
呼吸调整法
一只手放在胸部,另只手放在腹部。
通过鼻子吸气,让你的胃部鼓起来(鼓肚子),这意味着你用全肺呼吸。尽量使上胸部活动最少,保持缓慢的吸气。
缓慢、均匀地将废气从鼻子呼出。
重复几次,保持一定的节律。一分钟以8-12次呼吸为宜(一次呼气和吸气算作一次完整的呼吸)。初练时,可能无法熟练判断节律,因此应该练习估计5-7秒钟为一次呼吸的周期。
不能快速深呼吸。
 
Copyright © 2021 黄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
电话:0713-12320  地址: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城东新区白潭湖大道以东 备案号:鄂ICP备110193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