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健康教育 > 防病手册

防范手足口病 预防是关键

发布时间:2017-03-07 00:00:00来源: 浏览次数:
    

 

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,自2008年5月法定报告以来,我市每年报告的手足口病都在几千例以上,近10年来位居我市传染病发病率第三位。下面跟公众科普下手足口病相关的知识。
什么是手足口病?
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,以发热、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、手、足、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,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,如脑炎、肺水肿、肺出血、心功能衰竭等。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,主要对症治疗。
什么病原体会引起手足口病?
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。至少20多种a组肠道病毒血清可引起手足口病,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(coxa16)和肠道病毒71型(ev71)最为常见,但是ev71感染更易出现重症病例和神经系统并发症。
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是哪些?
该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,6月龄以下婴儿因有胎传抗体的保护,故发病较少,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,1~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。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、死亡的风险更高。
什么时候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?
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4~7月份为高发期。由于它传染性强、隐性感染者多、传播途径复杂、传播速度快等特点,常产生暴发或流行现象。
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?
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~10日,平均3~5日。表现为口痛、厌食、低热、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,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,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。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,易导致死亡。
手足口病如何传播?
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、疱疹液、鼻咽分泌物、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、毛巾、玩具、餐具、奶瓶、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污染。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。
目前如何预防手足口病?
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多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,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,适用于6月龄~5岁的儿童,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,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。对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,多数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,一般不再推荐接种ev71疫苗。接种疫苗是最经济、最有效的预防手段。接种的同时也可在人群中形成免疫屏障,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。
在流行季节和地区,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,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。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注意勤开窗通风换气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、流通。 在手足口病流行期,关注孩子体温变化,时常查看口腔、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,体温有没有变化,如果出现疑似症状,立即带孩子去医院。若宝宝确诊为手足口病,且在上学,要及时告知所在幼儿园或学校,以便学校消毒处理。无论孩子恢复快慢,都要隔离2周才能返校。
 
 
Copyright © 2021 黄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
电话:0713-12320  地址: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城东新区白潭湖大道以东 备案号:鄂ICP备11019339号-1